来源: 光明日报
由香港大学教授管轶、博士朱华晨带领的研究团队,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浙江省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及美国、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合作发现:自2013年暴发以来,H7N9病毒在华东、华南地区逐步形成三个明显的地方化流行谱系,并和当地固有的H9N2病毒持续发生重组,产生了至少48种重组型变种。这项研究结果刊发在北京时间1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自2013年以来,全球已经确诊638宗人类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病毒的个案,其中229人死亡(截至2015年3月10日)。广东从2013年8月开始出现病例,同年入秋后患者明显增多,截至今年2月已经成为累计报告患者最多的省份。为了解病毒再次出现的途径、未来可能的疫情发展以及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和威胁,香港大学与内地研究机构联合监测了H7N9病毒在中国5个省15个城市中的演变和传播规律。
据朱华晨介绍,病毒的主要扩散方向是从华东地区进入广东和其他省份的。与第一轮病毒相比,第二轮病毒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基因型变化,不过目前病毒抗原性还未出现大漂移,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于2013年选定的疫苗仍然有效。“目前活禽市场的鸡只仍然是H7N9病毒感染人的直接源头,病毒主要通过鸡只的呼吸道和口咽进行排毒。在H7N9第二轮暴发过程中,市场活鸡H7N9的阳性率平均为3%,个别地区最高为15%左右,而在江西市场活鸡中则出现H7N6变种。”
鉴于目前H7N9的遗传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的扩张情况,研究者认为,变革家禽业的理念、改变禽鸟销售模式、切断活禽市场特别是活鸡与人群的密切接触,是阻断病毒从禽传到人的重要措施,而关闭活禽市场、采用集中饲养、中央屠宰模式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H7N9病毒主要发源于华东地区,在过去两年间,已经从华东扩散到周边许多省份和地区,可见加强对家禽尤其是鸡群的监控力度和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现阳性的鸡群进行彻底扑杀,严防可疑阳性动物的跨地区运输,才是从源头上切断病毒传播链的关键措施。”管轶强调。
转载自http://www.cutech.edu.cn/cn/gxkj/2015/03/14261822643228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