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宏观生态学(macro-systems ecology)是国际上新近提出的生态学前沿领域,重点关注大尺度生态监测、模拟和管理等。大尺度生态变化评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能够揭示区域生态系统变化的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并能反映人类活动的宏观生态效应以及生态保护和恢复等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研究组联合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吴炳方课题组,将遥感监测、趋势分析与归因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了2000-2010年全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生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大尺度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的相对有效性。结果表明:2000-2010年全国植被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小幅植被恢复(占国土面积的4.28%)与退化(占国土面积的7.67%)并存,并且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植被净恢复占比最高的五个省区是陕西、山西、宁夏、甘肃和青海,而植被净退化占比最高的五个省区包括台湾、上海、浙江、江苏和西藏; 生长季的气温升高抑制植被恢复并促进植被退化,非生长季的温度升高可能会抑制植被退化;相比于气象因子,社会经济因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更突出,而且具有复杂性;自然保护区对于控制植被退化和促进植被恢复发挥了一定作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效果较好,亦存在地域差异性。
该研究表明,基于遥感动态监测和趋势分析的大尺度植被变化评估是揭示区域性生态变化的有效途径,能够为生态系统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成果于3月4日发表于Nature 出版集团的Scientific Reports,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转载自http://www.cas.cn/syky/201503/t20150304_43172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