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练玉春
近日,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首都师范大学及植物基因资源与低碳环境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李乐攻小组的最新研究成果——《植物细胞感应利用二氧化碳的信号途径》。这是全球范围内,科学家首次完整解析植物保卫细胞感应、吸收、利用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分子途径。该成果对应对温室效应造成的作物品种危机,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李乐攻小组潜心研究7年,筛选了高浓度二氧化碳条件下生长的突变体,分离得到了感应二氧化碳浓度的全新分子RHC1,并利用电生理学手段解析了这一分子的功能,并在体外重组验证了RHC1可以作为利用二氧化碳的“扳机”分子,通过调控下游激酶,提高保卫细胞感应和利用二氧化碳的能力。
据悉,这一调控途径的发现,使现有植物在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下的正常生长成为可能。合理利用这一途径,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改良作物品种适应气候变暖有积极意义。
转载自http://www.cas.cn/kj/201501/t20150129_4306428.shtml